【浙江在线】县级医院开出浙二发票 长兴一张发票背后的故事
2018-03-27 11:16:49 来源: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9130

县级医院开出浙二发票 长兴一张发票背后的故事

全国首家跨省县、人财物一体化医疗集团正式运作
2018年03月23日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健康网3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尉洁婷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汪亚杰)今天凌晨0:09分,长兴县赤城镇42岁的宋大叔因为肠功能紊乱来看病,而他收到的是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开出的第一张盖着浙医二院医疗专用章的“省级医院”发票——这意味着,宋大叔不仅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而医保的结算却还是享受当地的待遇。

  3月23日,湖州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增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集团”的牌匾,同时门诊挂号缴费发票加盖的“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门诊收费章”改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集团长兴医院财务专用章”。

QQ图片20180323141024.jpg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表示,“过去的长兴医院,是我们帮扶的,而今天的长兴医院,是浙二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是浙二在全国探索一个著名的三甲医院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帮扶一家县级医院,从‘帮’到‘办’,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帮’,而是‘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真正做到家门口的浙医二院。”

  看起来是多了块牌、发票抬头改了,而实际上却是浙江省首个集团化、跨城市、跨省县区域的医疗集团正式运作。

QQ图片20180323141058.jpg
原门诊挂号缴费票据

QQ图片20180323141109.jpg
现门诊挂号收费票据

QQ图片20180323141053.jpg
现门诊收费票据

  百姓看病不仅看得好,医保报销也不少

  6年前,长兴县龙山街道54岁的王青(化名)因确诊“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上海某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后两年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又出现多发转移。

  一个月前,王青发现自己腹部渐渐鼓起,吃不下东西,也解不了大便,医院确诊为不全性肠梗阻。由于腹腔肿瘤黏连严重,血压波动大,万一肿瘤转移到肠道,手术风险非常大。“身体很痛苦,心里很绝望。”王青说当时已经做好放弃的准备。

  后来在亲戚的介绍下,见到了在长兴院区坐诊的浙医二院肿瘤外科李军副主任医师,虽然手术难度大,但是李军表示仍有机会。王青入院后,李军与团队一次次商讨手术方案,争取把风险降到最低。

  3月12日,由李军主刀,胃肠/肛肠肿瘤外科常务副主任吴伟宏主任医师、王丰平主治医师担任助手一同为患者进行“横结肠造瘘术”,完成人工肛门。

  “这次闯过鬼门关,多亏了浙二专家。”王青术后排便通畅也有了食欲。虽然肿瘤只能保守治疗,但是能跟家人多相处一天,她都格外珍惜。

  不仅能治好病,而且在县域看病还能享受最好的医保报销比例,这对于不少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是大大地减负了。

  据统计显示,2017年长兴院区的县域内住院比例上升3%,节约地方医保资金2000万元——长兴的高效运行,不仅为百姓省钱,也让地方医保有了更高性价比的使用。

  病人多了,专家留住了,设备还升级了

  2017年,长兴院区门急诊人次95.59万,同比增长9.89%;出院人次43746,同比增长13.95%。病人多了,医生够吗?

  李世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拥有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等多个学术头衔。其中,他最引以为豪的身份是“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这个俱乐部由全国心脏介入手术一线中青年专家组成,葛均波院士任总监制,每位成员均是一个区域乃至国内知名的专家或意见领袖,浙医二院现有三位专家在其中。

  作为一名心血管介入专家,李世强对浙医二院冠脉介入团队仰慕已久。当浙医二院医疗集团抛出橄榄枝时,他毅然选择加入其中。当然,李世强原本也可选择留在浙医二院的杭州解放路院区工作,在深入考察、多方对比后,最后他却认定了长兴院区。“不管是区域经济发展、医院软硬件水平、心内科团队现状,都更适合我一展抱负。”

  在人员的贯通上,新年伊始的对外招聘,长兴院区已统一按浙医二院的流程,实行一体化管理。“原来我们想招一些优秀的本科生都很困难,如今在浙医二院医疗集团这面大旗的召唤下,硕士生报名的都大有人在,更让人惊喜的是,还成功吸引了外地三甲医院专家的眼球。”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执行院长徐翔说。

  经统计显示,2014年,长兴医院引进的人才数量是41人;2015年,实现了高级人才零的突破,引进了2位高级人才;到了2017年,引进人才数量达到80人,引进高级人才4人。

  除了人才,“省级医院”在设备投入上有了更好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浙医二院对长兴院区投资不少于2亿元用于购买医疗设备已纳入计划,这将打破一家县级医院采购设备配额限制的瓶颈。2018年上半年,高压氧舱、直线加速器等首批大型设备就将到位。

  医联体带来全球化视野,网络让远程“一键”转诊

  在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看来,既然已经是省级医院的分院,长兴院区不仅是“双下沉”的成果,也应该有“国际化”的运作。

  基于医联体的框架,互联网+医疗的运用在浙医二院长兴院区也已驾轻就熟。去年底,一场跨越重洋的远程视频会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科张玉蛟教授,通过浙医二院网络医学中心的远程会诊系统,成功为一名长兴肺癌患者提供了诊疗指导。

  通过共享的云系统,浙医二院打通了与长兴院区的信息链路,实现了院际间数据共享、电子病历互通,包括预约挂号、远程医嘱互认、远程开具检查单、住院单等功能。

  在浙医二院网络医学中心的远程会诊中,经专家评估后,长兴乃至周边需要转诊的患者“一键”即可转至浙医二院其他两个院区。

  一张发票,就意味着长兴院区的财政成为了省级财政的一部分,长兴县为什么愿意?

  “2年的帮扶,让长兴县感受到医疗资源提升效果如此好。但是政府也有担心,担心上级医院一旦离开,县级医院又会回到老路。所以长兴县政府非常希望这样优质的医疗资源能够持久,所以也愿意将如此大规模的资产交给浙医二院来管理。”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执行院长徐翔如此解释。

  “长兴县人民医院是浙医二院在杭州地区以外集团化运作、同质化管理的第一个院区,与浙医二院滨江院区一样。浙医二院在长兴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继续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提供了很多有益启示。”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表示,“未来医联体的建设,要更深层次地发展,一定是朝着这个方向,当然也要综合考虑各地具体情况,实现最终目标,为基层老百姓带去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