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120急救中心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急救车永远都在路上,时刻都在与死神赛跑。
来源/中国县域卫生(整理)
新年的钟声敲响,合家团聚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人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就是县级医院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
“春节期间,我们医院120出车一共49次,其中,车祸27次,内科病22次。”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刘伟告诉记者。
其实,大多数县级医院都是这样,在忙碌的春节期间,保持着比平时更紧张的工作状态。除了车祸以外,不少县级医院表示,鞭炮炸伤、孕产妇突然分娩也成为春节期间出动120救护车的主要原因。
今天,县域君采访了3家医院,聆听他们春节期间发生的故事。
最好的礼物,是新年的第一声啼哭
在阖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一年365天没有节日的概念,哪怕除夕……他们(她们)24小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时刻待命,只为守护万千黎民的安康!
2月16日,大年初一凌晨4点,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分娩室的值班电话响起:“有个疤痕子宫,急诊剖腹产!”助产士卢艳火速赶往手术室。此时,值班医生张妙、尹淑萍已在台上。
这是一名31岁的二胎妈妈,凌晨一点左右,在家里觉得肚子痛,便匆匆从和平镇赶来。4点51分,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医院的第一个狗年宝宝降生了,是个妞儿,重2800克。
细心的医护人员早早为农历新年出生的宝宝准备了礼物:一个可爱的狗年吉祥娃娃!
除夕夜抢救病人一直到凌晨3点半才回家的妇产科主任吴如英,早上8点又准时赶到病房交班,她亲手将礼物送到了新生妈妈手中。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她们的使命,她们也为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自豪!
——来自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妇产科的分享
“你们的专业让我放心”
“你好,您的位置在哪?病人是什么情况?”护士李春哲边接电话边将联系地址、电话输入电脑,利用车载GPS系统发送到出诊的救护车上,前后用时不到3分钟,楼下传出了“嘀唔、嘀唔、嘀唔”的急救警报声,停放在医院里的一辆救护车呼啸而出,向事发地点疾驰而去……这是发生在大年三十凌晨2点20分急救站的一幕。
一个年轻孕妇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孕晚期突然阴道流血,急救车快速赶到现场,胎心测量170次每分钟,血压测量偏低,大夫孙宏脑子飞快一转,迅速考虑是前置胎盘,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的心情。“看到我们有条不紊的工作,这个年轻妈妈说,有你们这么专业工作,我终于可以放松点了。”
扎鲁特旗人民医院“120”急救站是内蒙古通辽市北部地区最大的急诊救治中心,是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主要承担着全旗及周边地区急危重症的紧急救援、突发应急事件的抢救工作及各种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医疗保健任务。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120急救中心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急救车永远都在路上,时刻都在与死神赛跑。
“120”,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个简单的三位数号码,而对于需要急救的人来说,它是面临健康威胁和濒临死亡时的最后一线希望。而支撑“120”这个急救号码的,正是一支以抢救生命为天职的的急救团队——扎鲁特旗人民医院急救站。 2017年1至12月份累计出动救护车2564次、月平均出诊214次、收治住院患者1389人次、门诊636人次。这组数字的背后,包含着急救中心医务人员的骄傲和艰辛,同时也包含着一分责任和担当。当急促的铃声响起,身穿急救服的我们仿佛化身白衣战士,快速出车,一上车即进入备战状态,手里拿着出车单,心里就琢磨着可能遇到的疾病及处理方案。
认路不仅是司机一个人的事情,医生、护士的眼睛也不能歇着,帮忙搜索目的地及目标人群。抢救、转移病人的时候,司机都要参与其中。
“每一次出车行动中,我们都是一支团结的小分队,而医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最大限度发挥好医护、司机及家属的作用,让我们将爱置于心,辛勤工作,努力不让病人陷入无助的境地,愿天使们的逝去青春能换回患者康复的笑脸,我们将继续与病人的生命同行,让病人因我们的真诚微笑而健康快乐。”
——来自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刘伟的分享
无论何时,永远守护你
春节的到来,意味着烟花爆竹的燃放又达到了“高峰期”。尽管在嵊州燃放烟花爆竹被管制,但仍有个别人抵制不了“诱惑”,偷偷地燃放,甚至还因为燃放烟花而“挂了彩”。
大年初一早晨8点50分,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突然来了一位急诊的中年男子,只见该男子满脸是血,额头上有个狰狞的伤口,肉外翻着,眉额部像凭空多了只眼睛,而其真正眼睛部位也都充满了血,看着十分吓人。
五官科值班的魏肖红医师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并手术。据魏医师介绍,伤者吴某来时眉额部有12公分长的创口,且带有明显的烧伤痕迹。满脸的烟灰,魏医师冲洗伤口都费了很大劲。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当时伤者的视力只有光感,甚至连自己的手指都看不清,眼内也都是积血,无法看到瞳孔。虽然医生诊断伤者的视力受到了严重损害,但所幸的是,伤者的眼球没有破裂。目前,吴某正在住院接受治疗。
原来,正月初一一大早,吴某高兴地带了家人到嵊州乡下的一处溪滩旁燃放鞭炮,不料却发生了意外。据吴某自己描述,这个鞭炮他在前一天的除夕夜已经燃放过了,也许是鞭炮本身的质量问题,当晚并没有燃放成功。到了16日早上,他又将这个鞭炮再次进行燃放,不料却发生了意外。
除了吴某以外,2月16日当天,魏医师还接诊了其他两名因燃放鞭炮受了轻伤的患者,其中一例导致了角膜擦伤,另一例则导致了结膜囊异物。
魏医师介绍,春节眼外伤病人的接诊高峰时间有两个:一部分集中在大年三十和初一,另一部分则是集中在初八以后。被鞭炮炸伤之后正确的做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手绢或软性物体轻轻盖住眼睛,切勿用力按压,立即送到医院,由专业的眼科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如果眼睛未受到明显伤害,没有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则将眼周围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意外不幸发生时,一定要沉着冷静、争分夺秒、就近求医,不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以免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
——来自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办公室主任陈瑜的分享
医院地址:长兴县太湖中路66号 网址:http://www.cxrmyy.com/
专家预约挂号:0572-6267557 体检咨询:0572-6267535 急诊大厅:0572-6267636 医院传真:0572-6209773
医疗服务投诉电话 门急诊(工作时间):0572-6267629 住院部(工作时间):0572-6050035 非工作时间:13819255120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120急救中心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急救车永远都在路上,时刻都在与死神赛跑。
来源/中国县域卫生(整理)
新年的钟声敲响,合家团聚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人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就是县级医院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
“春节期间,我们医院120出车一共49次,其中,车祸27次,内科病22次。”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刘伟告诉记者。
其实,大多数县级医院都是这样,在忙碌的春节期间,保持着比平时更紧张的工作状态。除了车祸以外,不少县级医院表示,鞭炮炸伤、孕产妇突然分娩也成为春节期间出动120救护车的主要原因。
今天,县域君采访了3家医院,聆听他们春节期间发生的故事。
最好的礼物,是新年的第一声啼哭
在阖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一年365天没有节日的概念,哪怕除夕……他们(她们)24小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时刻待命,只为守护万千黎民的安康!
2月16日,大年初一凌晨4点,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分娩室的值班电话响起:“有个疤痕子宫,急诊剖腹产!”助产士卢艳火速赶往手术室。此时,值班医生张妙、尹淑萍已在台上。
这是一名31岁的二胎妈妈,凌晨一点左右,在家里觉得肚子痛,便匆匆从和平镇赶来。4点51分,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医院的第一个狗年宝宝降生了,是个妞儿,重2800克。
细心的医护人员早早为农历新年出生的宝宝准备了礼物:一个可爱的狗年吉祥娃娃!
除夕夜抢救病人一直到凌晨3点半才回家的妇产科主任吴如英,早上8点又准时赶到病房交班,她亲手将礼物送到了新生妈妈手中。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她们的使命,她们也为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自豪!
——来自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妇产科的分享
“你们的专业让我放心”
“你好,您的位置在哪?病人是什么情况?”护士李春哲边接电话边将联系地址、电话输入电脑,利用车载GPS系统发送到出诊的救护车上,前后用时不到3分钟,楼下传出了“嘀唔、嘀唔、嘀唔”的急救警报声,停放在医院里的一辆救护车呼啸而出,向事发地点疾驰而去……这是发生在大年三十凌晨2点20分急救站的一幕。
一个年轻孕妇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孕晚期突然阴道流血,急救车快速赶到现场,胎心测量170次每分钟,血压测量偏低,大夫孙宏脑子飞快一转,迅速考虑是前置胎盘,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的心情。“看到我们有条不紊的工作,这个年轻妈妈说,有你们这么专业工作,我终于可以放松点了。”
扎鲁特旗人民医院“120”急救站是内蒙古通辽市北部地区最大的急诊救治中心,是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主要承担着全旗及周边地区急危重症的紧急救援、突发应急事件的抢救工作及各种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医疗保健任务。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120急救中心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急救车永远都在路上,时刻都在与死神赛跑。
“120”,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个简单的三位数号码,而对于需要急救的人来说,它是面临健康威胁和濒临死亡时的最后一线希望。而支撑“120”这个急救号码的,正是一支以抢救生命为天职的的急救团队——扎鲁特旗人民医院急救站。 2017年1至12月份累计出动救护车2564次、月平均出诊214次、收治住院患者1389人次、门诊636人次。这组数字的背后,包含着急救中心医务人员的骄傲和艰辛,同时也包含着一分责任和担当。当急促的铃声响起,身穿急救服的我们仿佛化身白衣战士,快速出车,一上车即进入备战状态,手里拿着出车单,心里就琢磨着可能遇到的疾病及处理方案。
认路不仅是司机一个人的事情,医生、护士的眼睛也不能歇着,帮忙搜索目的地及目标人群。抢救、转移病人的时候,司机都要参与其中。
“每一次出车行动中,我们都是一支团结的小分队,而医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最大限度发挥好医护、司机及家属的作用,让我们将爱置于心,辛勤工作,努力不让病人陷入无助的境地,愿天使们的逝去青春能换回患者康复的笑脸,我们将继续与病人的生命同行,让病人因我们的真诚微笑而健康快乐。”
——来自扎鲁特旗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刘伟的分享
无论何时,永远守护你
春节的到来,意味着烟花爆竹的燃放又达到了“高峰期”。尽管在嵊州燃放烟花爆竹被管制,但仍有个别人抵制不了“诱惑”,偷偷地燃放,甚至还因为燃放烟花而“挂了彩”。
大年初一早晨8点50分,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突然来了一位急诊的中年男子,只见该男子满脸是血,额头上有个狰狞的伤口,肉外翻着,眉额部像凭空多了只眼睛,而其真正眼睛部位也都充满了血,看着十分吓人。
五官科值班的魏肖红医师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并手术。据魏医师介绍,伤者吴某来时眉额部有12公分长的创口,且带有明显的烧伤痕迹。满脸的烟灰,魏医师冲洗伤口都费了很大劲。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当时伤者的视力只有光感,甚至连自己的手指都看不清,眼内也都是积血,无法看到瞳孔。虽然医生诊断伤者的视力受到了严重损害,但所幸的是,伤者的眼球没有破裂。目前,吴某正在住院接受治疗。
原来,正月初一一大早,吴某高兴地带了家人到嵊州乡下的一处溪滩旁燃放鞭炮,不料却发生了意外。据吴某自己描述,这个鞭炮他在前一天的除夕夜已经燃放过了,也许是鞭炮本身的质量问题,当晚并没有燃放成功。到了16日早上,他又将这个鞭炮再次进行燃放,不料却发生了意外。
除了吴某以外,2月16日当天,魏医师还接诊了其他两名因燃放鞭炮受了轻伤的患者,其中一例导致了角膜擦伤,另一例则导致了结膜囊异物。
魏医师介绍,春节眼外伤病人的接诊高峰时间有两个:一部分集中在大年三十和初一,另一部分则是集中在初八以后。被鞭炮炸伤之后正确的做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手绢或软性物体轻轻盖住眼睛,切勿用力按压,立即送到医院,由专业的眼科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如果眼睛未受到明显伤害,没有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则将眼周围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意外不幸发生时,一定要沉着冷静、争分夺秒、就近求医,不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以免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
——来自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办公室主任陈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