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在嬗变中携手前行
2017-11-15 14:09:11 来源:长兴县人民医院 浏览:4304

通讯员 汪亚杰 特约记者 郑纯胜 本报记者 李水根

 “这个‘下沉’追求的目标一定是紧密型大协作。”早在2015年10月,浙江省长兴县委、县政府在向浙医二院主动“攀亲”时就铁了这个心。县委书记周卫兵说:“唯有坚持改革创新的导向,才能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最终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则以特殊的“直管模式”亲自担任“下沉”分院的院长,并派出院长助理徐翔担任分院执行院长(兼法人代表)。王建安说:“这种模式体现的要义是‘输血与造血并举’和‘下沉与提升并进’,将浙医二院优秀的文化和理念,全面植入长兴分院,致力打造一个‘安全、高效、人文、和谐’的高品质医院楷模。”

 两年过去,这场嬗变已赢得患者、员工、政府和社会四方的共同满意。在这份满意的答卷成绩背后,人们不禁好奇:这场嬗变里究竟有什么?

曾走弯路 政府领衔扭转局面

 “小病跑湖州,大病去沪杭。”这曾是浙江省长兴县医疗服务中遇到的“尴尬”。

 “2002年起,长兴的医疗卫生发展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执行院长徐翔说。在那个年代,长兴县把所有的乡镇卫生院转制给了私人,然而结果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2012年。当时长兴县医疗服务普遍存在“3个不如意”:一是政府有目标,但县域医疗服务不给力。二是民众有需求,但对县域医疗服务难认可。三是卫生系统有热情,但有力无处使。

 据统计,当时长兴民众对县域医疗满意度只有48%。由于长兴的交通非常方便,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老百姓如果对区域医疗不满意,一踩油门就去了别的地方。“我们有过统计,2015年之前,长兴许多需要住院的病人到上海、杭州、湖州去看病,留在长兴县域内住院的只有60%左右,这些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约80%。”

 面对如此现实,长兴开始重新对医改进行定位,政府出资将所有卫生院收回,规定所有药品零差价,并决定动员全县力量再次推进医改。

 2015年10月,以浙医二院长兴分院形式启动了一场独具创新意义的嬗变。在这场嬗变中,县委书记周卫兵每两月一次走进医院现场调研,关注的是有什么困难?运行情况怎样?职工满意吗?王建安在将徐翔“下沉”到长兴时叮嘱他:“我们除了要把好的医疗资源输送到当地之外,还要考虑当地医生和老百姓需要什么。”徐翔则在各层面摸底调研中不断推出新举措。合作双方齐心打造县域医疗服务大环境,营造政府、医院员工和社会的三大协同。

 正是在县政府的强力助推下,长兴县医改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长兴县副县长陈峰表示:“我们已经成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国家级示范县,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对长兴卓有成效的医改给予激励。我想这两个国家级牌子的落地,也表明了长兴医改基本是成功的。”

撬动“围墙”打通共生局面

 长兴县人民医院自从和浙医二院合作以来,在整个浙北地区龙头地位日渐凸显。一方面配合长兴县卫生计生局建立了“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和心电诊断”3大中心,通过实时、高效的信息互通,为百姓提供精准、便利的服务;另一方面,按照“县乡一体化、下沉再下沉”的思路,先后与水口、林城、小浦等乡镇卫生院签订分院合作协议,并与城市社区中心、煤山等6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协作关系。至此,一个贯通省、县、乡及社区的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合作共赢的模式基本形成。同时,与分级诊疗相配套的转诊和远程会诊流程逐步确立,双向转诊办公室和慢病分级诊疗服务小组应运而生。

 然而,“下沉”过程中难免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在这方面,长兴县人民政府的考虑是周全的,为“下沉”专家的工作、生活各方面创造了比较优越的环境。“光靠政策让专家被动沉下来是不长久的,我们必须营造更加个性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专家们愿意来长兴服务。”长兴县卫生计生局局长金宁说。

 在这场嬗变过程中,浙医二院的实质性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徐翔介绍说,以围绕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植入”为主体,更注重了“造血”功能的锤炼,其中不乏涉及“下沉”运行机制的创新,比如用规范和标准防患于未然,强化医疗安全管理;用心用好用足优质资源,让患者能更多受益等。

 大医院的专家天生有集聚效应,到基层坐诊、开刀,当地医生既欢迎又担心,尽管可以学到新技术、新理念,但他们原本在当地的权威地位动摇了,“一把刀”“头把椅”让位了,担心病人被“虹吸”走,难免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而下沉的专家也担心,长时间在异地工作,原来在浙医二院的病人会不会流失?原来每天可以诊治许多疑难杂症患者,沉下去后,需要诊治的专科病人很有限,自己的学术水平会不会下降?

 双方医院分析论证后决定,鉴于当地没有那么多专科病人和疑难重症患者,不妨让杭州专家每周或者每半个月固定一天在长兴工作,上午看门诊,中午查房,下午讲课或指导手术。

 徐翔说,“共同成长”“匹配度”是关键,合理的匹配,高效的运转,不仅避免了专家资源的浪费,满足了基层患者看名医的需求,也免除了两院医生的各种担忧,保持了医院原有的“生态平衡”。

 围绕着专家的下沉,徐翔从建设一个“服务型专家工作平台”入手,设立了名医服务中心,为专家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除了工作环境让大家满意,从对接排班、往返交通、预约挂号直到查房手术,每一个环节他们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浙医二院神经内科丁美萍教授笑称,“让大家意外的是,我们饮食有什么偏好,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在每个专家的生日或者重大节日,还会收到一份特别的祝福,他们真的做到了无微不至。”

 认可的背后,是专家高效地付出。浙医二院院长、著名心血管专家王建安教授的心血管介入团队把最新的介入技术带到了长兴分院,挽救了一位位心脏病患者的生命。眼科徐雯教授一天做28个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让长兴的眼科医生啧啧称奇。内分泌科王永健主任参加义诊,原定上午看20个病人,但加号不断,半天看了35个病人。

 如果说,专家乐意沉下来的姿态是成功的第一步,用好用足这批优质资源就是篇大文章。“我们不仅要让专家忙起来,体现他们的价值,更要实现技术的落地,最终达到培植本土专家的目的。”徐翔如是表示。

理念变了 坦途就在眼前

 “给医院管理者足够的自主权,才能将省级三甲医院的先进理念带进来;推动人财物深度融合,才能突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制度屏障。”对于这一点,王建安与周卫兵的认识是一致的。

 “正因如此,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政府的医疗合作必定是一出大戏。”王建安说,双方合作的初衷简单而坚决,就是创造一种崭新的模式,从根本上变革县级医院,真正有效解决基层民众的医疗需求。

 “县级医院的变革,必须从理念转变开始。”王建安表示,只有理念转变了,才能真正收获人才下沉、技术下沉、管理下沉带来的“鲶鱼”效应。

 王建安到长兴分院的第一场讲座,将主题定为《相信-百年广济的人文精髓》。他讲述了从“广济医院”到“浙医二院”百年传承的文化内涵,并且通过丰富的事例,分享了浙医二院如何让这种优秀的文化精髓落地生根、发扬光大。这也开启了王建安满怀希冀的理念转变之旅。

 行胜于言。2016年间,院长年薪制、中层年薪制、绩效考核制、全员聘任制、编制备案制、职业年金制、工资总额制、首席医生制、财务监察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与此同时,“心血管内科王建安专家工作站”等14个教授级专家工作站的相继揭牌,拉开了“输血”的序幕。紧随其后,承载浙医二院专家下沉服务的名医馆崭新落成,周周有名医、天天有专家在长兴坐诊渐成一种常态;每月两次的浙医二院管理专家品质提升培训依次展开,从执行力到科室经营,从人力资源到绩效管理……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头脑“风暴”。

 “造血”的动作同步跟进。从2016年3月起,依托浙医二院优质资源,紧密结合当地病源实际,定位为辐射浙北区域的肿瘤中心、眼科中心、心脏中心、呼吸中心和肝胆胰中心等5大诊治中心启动建设。与此同时,长兴分院还遴选了70余名临床业务骨干,向浙医二院专家一对一“拜师学艺”,从坐诊、查房到手术全程跟学。

 浙医二院专家手把手带教,让70余名本土“徒弟”迅速成长、羽翼渐丰。疝腹壁外科中心成立了,风湿免疫科建起来了,消化内科的ERCP手术和无痛胃肠镜检查驾轻就熟了……这些均填补了县内乃至市内医疗技术的空白。

 这一系列迅速而密集的动作,让长兴分院的每一位员工都切实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下沉、全面的下沉。“就是要让大家觉得我们把浙医二院搬到了长兴。”王建安如是说。

从分院到院区 开启实质性“融合”

 “在过去,浙医二院对长兴医院是帮扶关系,用专家资源支撑县域。但这种帮扶形式是不持久的。”徐翔表示,外来的专家并不是长兴县人民医院自己的医生,因此这种医疗技术的成长只是一个暂时现象,如果浙医二院和长兴县人民医院切断关系,长兴医院可能在三五个月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对县域百姓和政府来讲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大家希望浙医二院在长兴有一个可持续的、可发展的医院存在模式。

 由此,长兴县人民政府和浙医二院在双方认识非常合拍的前提下达成了一个默契,即将医疗合作向前再推一步,使长兴县人民医院成为浙医二院长兴院区。今年8月16日,长兴县人民政府和浙医二院签订“医联体”建设协议,把整个长兴县人民医院完全“交给”浙医二院。

 “分院”与“院区”虽仅一字之差,却是两个概念。经过“分院”形式的两年合作帮扶,使长兴县人民医院的基础水平提高了,为趋向同质化建设打下了基础。成为“院区”后,长兴县人民医院是浙医二院医疗集团的一部分,长兴院区的发展和浙医二院整个大集团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这种共同发展,捆绑前行的模式下,浙医二院会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将长兴院区的发展纳入整体规划,最终达到优质医疗资源在长兴的长久存在。

 王建安说,在合作协议里提出了“两个不变”“6个一体化”“3个统一”。“两个不变”是前提,也就是行政隶属不变,政府投入不变,“6个一体化”是措施,将浙医二院的优质医疗资源、精细化管理理念进一步引入长兴县人民医院,包括人员培训一体化、资质一体化、物资采购一体化与后勤支持一体化等内容。最终以求实现“3个统一”——人、财、物的统一。长兴院区将作为集团的一部分在100公里之外的区域持续运作。

 两院深入融合,带来的是一个个可喜的变化。“原来长兴的住院病人有4成在外面就医。2016年长兴县域内病人外出就医比例首次出现负增长,较2015年下降9.49个百分点,住院病人回流9400人次。按照住院均次费用县域内、外差额7500元计算,共节约医疗费用6500万元,其中为地方医保节省开支3800万元。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非长兴户籍的病人占出院人次的比例从去年的9.35%上升到17.05%。”在徐翔看来,这个进步是非常迅速的。

 “病人留在长兴的好处有很多,长兴县里住院的费用和杭州、上海的费用差别很大,其中80%左右是由医保承担的。”徐翔表示,这是今后可持续发展一条非常成功的路。

 “再用两到三年时间,我们完全有能力让病人不再到外地就医。”徐翔对“医联体”运营管理新模式信心满满。

 如今的长兴县人民医院,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马力全开。在人员未增、床位未加的情况下,医疗业务快速攀升,尤其是医疗增加值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