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案例:2011年,一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死亡,经鉴定,死因是患者生前输注的林可霉素滴速过快。
专家释疑:首先,不赞成一发烧、感冒、腹泻就去医院输液的行为。公众用药应遵循能口服就不打针(肌肉注射),能打针就不输液的原则。其次,确需输液治疗,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分钟为宜。输液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如硝普钠在滴注时需严格控制滴速,过快可使血压急剧下降。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滴注速度应8-15滴/分钟,过快则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
温馨提示:如在输液时有心悸、心慌等现象,要及时向医生、护士报告,切不可自行调整或隐瞒,导致身体受损。
案例:美剧《House M.D(豪斯医生)》的主角医生豪斯在剧中就因大量服用止痛药(维柯丁)而导致成瘾。据媒体报道,美国著名影星史泰龙的儿子,就被怀疑在手术后大量服用止痛药导致身亡。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09年,美国用止痛药过量致死总人数达到15597。
专家释疑:遇到疼痛后立即吃止痛药,易掩盖疾病本身的症状,延误针对病因的治疗。另外,长期服用阿片类止痛药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过量服用止痛药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因此,在遇到某些不知原因的疼痛时,要积极就医查找病因,切不可盲目依赖止痛药。
温馨提示:服用止痛药须遵医嘱,把握适度原则。每次服用止痛药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三天,服用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