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王慧萍,1935年11月出生,山东济宁人,1959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调至长兴县人民医院,曾任医院妇产科主任,当选过浙江省人大代表。
从医感言:“做人要心善,对病人要有爱”“妇产科医生一人管着两条命,容不得丝毫差错。”“能被病人需要和信任就是一种幸福”
因为丈夫做梦都想回家乡,土生土长的山东姑娘王慧萍,1985年随夫来到了长兴。之前,她在山东省临沂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已经工作了20多年。
从地区医院到县级医院,王慧萍的平台变小了,条件变差了,但她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很快就接手了科室主任。1995年退休,之后又在医院发挥余热干了11年。
如今,33年过去了,她只回过一次山东,早已把长兴当成自己的家乡。
责任心和技术缺一不可
“妇产科医生一人管着两条命,容不得丝毫差错。”这是王慧萍对自己职业的基本要求,在48年的临床工作中,她做了上万台手术。
指着一张老照片中自己手拿的木头工具,王慧萍介绍说,这是当年用来测胎心的。“跟现在的设备没法比,要非常认真才能听得到。”
设备简陋,技术来顶。王慧萍说,早先没有B超影像设备时,医生更多依靠的是一双手来做诊断。
“卵巢里有囊肿了,要靠手隔着肚皮摸出来。胎儿胎位不正,也要用手帮助牵引调整。”王慧萍说,更多依赖于人的技术,一定程度上更好锻炼了医生的责任心和水平。
当时,由于医疗条件落后,且多胎产妇较多,王慧萍遇到过不少棘手的手术,也拉回了一条条生命。“子宫破裂最凶险,子宫脱垂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样的病情很常见。”
在王慧萍看来,“责任心和技术缺一不可,这是当好一名医生的基本素养。”
被病人需要和信任是一种幸福
今年王慧萍已经83岁高龄,很少出门,偶遇熟人,还会有人提出,“王医生,你帮我看看。”
“被病人需要和信任,是当医生的一种幸福。”王慧萍说,每当为病人检查后发现病灶并去除,心里会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产后出血病人,考虑到对方很年轻,子宫切除术会对其今后生活造成影响,王慧萍整整守了三天三夜,一直下不了手术决心。
“三天里,用尽办法都没能止血,再不手术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为了保命,出于无奈,最后还是切掉了她的子宫,很可惜。”让王慧萍欣慰的是,她的付出获得病人及家属的认可,还送上了满满的感谢。
被病人需要的幸福感,冲淡了工作带来的疲累。在40多年从业生涯中,王慧萍没有享受一个双休,没有请过一次探亲假。
“那时候大家都这样,从来没有加班后要求调休或者要加班费的说法。”王慧萍说,只要病人有需要,每个人都能做到随叫随到。
平凡而充实的一生同样精彩
整个采访过程中,王慧萍多次谦虚地表示:“我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对待工作和生活都是尽力而为,真的没什么大事好说的。”
在王慧萍的记忆中,她从未与病人发生过冲突。在她看来,医患矛盾问题,更多时候可能出现在沟通不畅上。
“现在人的时间都挺宝贵的,医生的确忙,但也一定要尽可能多花时间与病人沟通,千万不能让病人有被忽略的感受,多数病人都是善良的。”王慧萍说,自己曾遇到以下跪来表达谢意的病人。
在做妇产科医生的同时,王慧萍还兼任当时长兴卫校的讲师。她多年的临床经验,为教学提供了丰富案例,让课堂变得生动。
为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王慧萍还将临床上遇到的特殊病例做成标本。“葡萄胎、连体婴儿、无脑儿、子宫肿瘤、卵巢肿瘤等,这些做成标本,学生们就能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这也成为学校的一笔宝贵财富。
平凡而充实的一生,一样是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