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丨久坐要不得 游走在血管里的“幽灵”杀人于无形
2017-08-08 07:38:49 来源:长兴县人民医院 浏览:4590

家住长兴洪桥镇的周大伯,今年55岁,半年内暴瘦20斤,特别是最近半个月双腿浮肿越来越严重,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肯定出问题了。

 

81日上午8点多,他只身一人来到长兴县人民医院就诊,内分泌科王莺莺主治医师初诊后建议他住院做进一步检查。

 

周大伯来到入院准备中心办理住院手续,护士引导他先去做肝胆胰脾B超。超声科刘凤勤副主任医师例行询问时,周大伯表示全身乏力,双下肢水肿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刘医师心生疑虑,随即扩大了探查范围,遂发现其下腔静脉肝后段管腔有一处高回声团块,大小为40x21毫米,彩色多普勒显示管腔内可见细条状血流通过。

 

刘凤勤眉头一紧:这个高回声团块极有可能是血栓。她立即打电话给入院准备中心报备,并让周大伯在原地等待,千万不要走动。

 

事态一下变得紧张起来。血栓通俗的说就是“血块”,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其结果是致命的!

 

入院准备中心的护士王春华接到电话,马上告知同在入院准备中心的当班医生夏泽平,夏医师立即起身,自己推着平车把病人从超声科接到了急诊。

 

王春华之前是重症医学科的“元老”,重症监护室成立的时候,她就担任护士长了。“我在急诊呆过四年多,在ICU任职八年,之前的经历让我听到血栓就神经紧绷,如果栓子到处游走的话,病人就有生命危险。”

 

经过血管外科罗家庆主治医师会诊,结合周大伯的CT检查结果,又发现了肺动脉栓塞,病情愈加复杂了。考虑到可能由肿瘤引起,罗医师建议他到上级医院就医。情况危急,急诊科主任王慧副主任医师帮忙联系了省城医院。

 

双腿肿痛半个月,没想到罪魁祸首竟是血栓!

 

“我们超声科医生通常是边做检查边与病人交流,询问病人症状,当时这个病人感到胸闷乏力、下肢水肿,我想很可能是血栓引起,扩大检查范围中,果然发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像这种做腹部B超却查出血栓的例子以前也有过。”刘凤勤事后说。

 

为什么我们的身体里会有血栓?心内科主任郑爱强副主任医师告诉小编,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动,不会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时,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最可怕的是,99%的血栓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甚至到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等指标均正常,却在人们不知不觉或自以为心脑血管没问题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而且,血栓并非是老年人、“老病号的专利,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人身上。其中,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肺栓塞。一旦发生,往往非常凶险,严重者可在12个小时内死亡,医生几乎没有抢救的时间。即使渡过危险期,患者依然存在致死性肺栓塞的复发风险。

 

数据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分钟,会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但是,血栓也有天生的弱点,那就是——喜“静”怕“动”。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静脉血栓是可以预防的。

 

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生活中要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娱乐要有度,避免熬夜打牌、沉迷网络游戏等;办公室一族、长途旅行者要注意“伸伸胳膊踢踢腿”,每23个小时站起来走动一下。

 

郑爱强特别提醒: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或者呼吸困难、胸闷等疑似栓塞的症状时,要高度重视,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