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一降”尽显长兴医改活力
稿件来源:湖州日报 记者 潘建兰 殷恒发
本报讯 近日,国办通报表扬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县 (市、区)和试点城市,长兴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入列。第三方调查显示,去年长兴百姓看病就医满意度从86.4%提升至93.8%,节省医保资金3859万元,一升一降尽显长兴医改活力。“‘双下沉 两提升’工作说到底还是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说到落实浙江省“双下沉两提升”,构建“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体系的长兴做法时,县卫计局局长金宁说。
长兴的医改改在哪?记者前不久在林城镇卫生院看到,该镇大云寺村的村民何大爷挂了医院的心内科,为他看病的是长兴县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朱传明,“没大碍,吃点药应该能好转。”医生的话让何大爷喜形于色,“年纪大了,去城里看病很麻烦。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县里的专家。”“想把病人留在基层,也要看基层是否有能力留得住。”在医改过程中,林城镇卫生院副院长周珏峰曾担忧过。“专家定期来坐诊,在帮助医治棘手病人的同时,也能对乡镇医生进行培训。”
像何大爷这样,在乡镇卫生院挂上县级医院专家门诊的情况现在很普遍。“自从由县内的三级医院托管后,我们的门诊量大大提高。”夹浦镇卫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和县中医院共建后,床位使用率最高日达到90%。
万一碰上县内三级医院专家无法确诊的疾病,病人同样无需往外赶。“长兴县人民医院和浙医二院建立深度合作后,每天都有上级医院专家来坐诊。碰到紧急突发情况,我们还可以临时请求上级医院的专家资源进行支持。”长兴县人民医院执行院长徐翔告诉记者。
建立上联省级医院,下沉乡镇卫生院的通道后,并通过建立智慧诊疗中心,长兴让“双下沉 两提升”工作得以顺利运转。
在县卫计局信息中心办公室,点开桌面上的电脑,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你看,通过我们的操作平台系统,医院之间病人的各项信息都是可互相查看的,这样的话就不需要重复检查。”“挂牌湖州市中心医院长兴分院后,一些原本在基层解决不了的病例,现在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像生化之类的检验,通过信息系统,我们把标本送到县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后,就可以拿到检测结果。”位于和平镇的长兴县第三人民医院院长王伟洪说。
去年,依托长兴智慧医疗区域检验、区域影像和区域心电等三大共享中心就直接惠及8万人,同时也节省了上千万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