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防癌,健康生活
- 2025-04-17 15:39:15 来源: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83次
科学防癌,健康生活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
防癌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
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
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
一、科学防癌:多管齐下,远离致癌因素
1.生活习惯: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三手烟至关重要;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
2份,女性不超过1份(一份标准饮品通常相当于350毫升啤酒、150毫升红酒或45毫升
烈酒);避免过度日晒,外出时使用防晒霜,降低皮肤癌风险。
2.饮食习惯:遵循饮食防癌原则,多吃植物性食物,每日保证摄入≥400g非淀粉类蔬菜水
果;限制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g,尽量避免加工肉制品;选择全谷物代替精制谷物,
减少高盐食品摄入,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
3.体重与代谢管理:保持健康的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男性腰
围控制在90cm以下,女性控制在85cm以下。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
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适当进行肌肉训练,提升身体素质。
4.疫苗接种: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等相关癌症;乙肝疫苗则能降低肝癌的发病
风险,符合接种条件者应及时接种。
二、早期筛查,早发现
癌症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可能已发展到中晚期,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筛查对于癌症防治至关重要。
1.肺癌:50岁以上吸烟者,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低剂量螺旋CT能发现直径仅2
-3毫米的微小病灶,是国际公认的肺癌早期筛查“金标准”,早期肺癌治愈率可高达70%-
90%,但中晚期治愈率锐减。
2.乳腺癌:40岁起可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病变。
3.结直肠癌:45岁起应进行肠镜筛查,可有效检测肠道内的异常情况。
4.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和AFP检测,以便及时察觉肝脏病变。
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早诊早治
肿瘤早期发展阶段,身体可能出现一些症状,如身体肿块、身体部位疼痛、原因不明的出血、
吞咽困难、持续性咳嗽、大小便习惯或性状改变等症状。如果日常发现身体上的异常,要
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项目、诊断流程,如果诊断确定是肿瘤,越早诊断就
能越早开始干预,后续肿瘤生存率和康复效果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