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害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初期可无明显症状,极易被忽视,所以被人们称为“寂静的疾病”、“安静的流行病”等。虽然骨质疏松症很普遍,但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在于对高危人群的早期检测、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治疗,是预防脆性骨折的有效手段。
预防骨质疏松主要抓两方面:一方面是“开源”,尽量让“峰值骨量”最大化;另一方面就是“节流”,尽量减少骨量的丢失。具体从下面4个关键入手:
预防骨质疏松
1. 合理饮食、正确补钙
钙推荐量:800~1200mg/天。骨质疏松人群钙推荐摄入量:1000mg~1200mg/天。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浆、虾皮、虾酱、深绿色蔬菜等。早上250ml牛奶,中午晚上100ml酸奶,300g绿叶蔬菜,25~35g坚果,200g豆腐。以上的食材组合大概可以达到成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可根据个人习惯适当增减。尽可能通过饮食补充,饮食不足时,可考虑钙补充剂。
2.补充维生素D
补钙的同时,还要重视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和肾脏对钙的吸收,而且能够促进钙质沉积到骨头上,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人,维生素D缺乏也不容忽视。维生素D主要是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的,建议大家要适量多晒太阳。
3.补充维生素K
维生素K主要存在绿叶蔬菜里,绿叶蔬菜经过肠道菌群合成发酵形成维生素K2,维生素K2是骨钙素合成的一个辅因子,可以让钙沉积在骨骼,使我们的骨骼更强健。
4.运动
简单有效的运动:跳绳。
中老年人可以适当选择强度没那么大的运动,比如太极、八段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