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
2024-07-10 08:20:27 来源: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1052

小暑养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已经到来了。盛夏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湿热交蒸”到达顶点。暑湿之邪极易在人体肌肤腠理开泄之际,乘虚由外入内,损伤阳气,引发中暑、心脑血管疾病及肠道传染病等。故7月暑气逼人之时,养生应以清热避暑祛湿为重。

小暑养生有4避

避暑

7月暑热之气盛行,若侵入人体可能引发中暑,出现高热、烦躁、头晕、头痛、胃口不佳,甚至神志昏迷、血压下降等。此时节如进行户外活动应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做好防晒,少量多次补水,否则容易灼伤皮肤、导致中暑。中午12点到下午3点是最容易中暑的时间段,应尽量减少外出。

避寒

夏季防寒同样重要。如贪凉饮冷无度,伤害脾胃,就会导致疾病。许多爱美女性在空调房内穿着露脐、露腰的上衣和超短裙,也容易造成风寒邪气侵袭。夜间休息时,室温不可过低,尽量选取质地轻薄、柔软的卧具,做好腹部的保暖。

避湿

夏季暑湿较盛,淋雨、涉水、久处湿地容易导致身体被湿邪侵袭。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淋雨或涉水后要及时擦干身体、更换衣服。不宜在泳池或浴缸内长时间浸泡、洗浴。

避风

现代人们不管是家里还是商场、办公室,都冷气充足,空调、电扇必备。俗话说“夏夜避风如避箭”,《摄生消息论》也说:“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一时虽快,风入腠里,其患最深。”睡觉时应避免着凉,不在风扇、空调出风口睡眠,不睡地板。否则,轻者伤风、腹泻、骨关节疼痛,重者甚至面瘫。

来源:中医科王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