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儿科丁鸿飞医生成功用“话疗”治愈了一位装病逃学的小患者。
据悉,该名13岁的小患者姣姣(化名)就读于长兴某初中。大概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姣姣会时不时说自己不舒服,不想去上学。患者家属表示,刚开始以为真的是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是送到医院去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像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学期都要发生五六次。转眼间,姣姣上初二了,这种“生病”不想去上学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3月14日,姣姣突然又“不舒服”,家属就带着患儿到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儿科就医。经过详细的问诊,儿科副主任医师丁鸿飞认为孩子身体没病,是“心里”生病了。
在治疗中,丁鸿飞医生当着姣姣的面“批评”了姣姣的家属几句,便要求其先到诊间外等候。在之后的交流中,丁鸿飞医生发现小患者是一个心思很细腻的孩子。她委婉地向丁医师道出了自己身体不适及害怕上学的原因,“我总是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课堂上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同学也会因此不喜欢我了……”姣姣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只有远离学校才能缓解身体不适和焦虑情绪。
找到病因后,丁鸿飞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同时帮她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此外,丁鸿飞还叮嘱姣姣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尤其可以尝试进行长跑,以便磨炼自己的意志。经过丁鸿飞的“话疗”,姣姣的负面厌学情绪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她也表示会好好学习,争取不让父母操心。坚持了一周的认真学习后,姣姣当月的月考年级排名一下子进步了很多。
其实,对于孩子装病逃学,有可能是患有学校恐怖症。对于学校恐怖症和一般逃学的区别,医生提示,患儿开始表现为对上学的厌倦和推诿,如早晨不愿意起床,或诉头晕、腹痛,或要求休息看病,父母若不同意便大吵大闹,甚至扬言要自杀,或要父母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才去上学,但往往达到他们的要求之后第二天仍然不去上学。父母、老师、同学来劝说或陪送上学,或同意他们的条件,给各种好处也无济于事。有的父母强制他们送去学校,但没进教室门或学校门便要逃跑,表现非常坚决。
和一般的逃学相比,学校恐怖症的明显标志,就是儿童对学校的过度焦虑和与之相随的逃学行为。与普通意义上的旷课和逃学行为不同,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儿童虽然不去上学,但往往以某种理由或借口得到家长同意或默许而呆在家里,而通常旷课的学生既不上学也不在家,父母也不知情。
学校恐怖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医生、老师都要表示出对于孩子的关心,认真倾听他们诉说,与孩子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而不是一味的同情、保护或者武断批评。需要强调的是,在干预的过程中,不应该使孩子脱离学校生活,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安排孩子返校的时间。可采取间断上学方法,也可以由家长陪送到学校或由同学陪同上学。另外,对于情绪症状严重的患儿可以考虑用药物治疗。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
责编:阎秀峰
健康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