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的几个误区
2022-03-01 11:02:05 来源: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4363

高血压用药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 没有症状就不用服药

有的患者高血压可导致头痛、头晕、心慌等各种短期不适的临床症状,但更多的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不少高血压患者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又担心吃降压药的副作用,所以就选择不治疗。 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高血压的主要危害不在于它引起的症状,而是不知不觉中对身体心、脑、肾等器官的慢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误区二 清晨和夜间服药都一样

血压在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有着两峰一谷的昼夜节律,而清晨通常是一天中血压水平最高的时段,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在清晨时段的发生率较高。所以,高血压患者应重视清晨的血压管理。

长效降压药具有降压平稳、效果持久的特点,此类药物一般早晨7点左右服用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24小时的血压,但是也要因人而异,对于夜间血压偏高或凌晨血压升高为特点的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可更有效地控制患者夜间的血压波动和晨起性高血压。因此,患者可以根据自身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找出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

误区三 血压正常后无需再服药

95%以上的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只能被控制,不能被治愈,大多数人需终生服药。血压在服药后的正常,只是在药物作用下的一种状态,药物作用时间有限,一旦停药,药物经过代谢,药效会逐渐消失,血压也会再次升高。所以即使暂时控制了血压,也不可擅自停药。

 

误区四担心药物副作用,擅自减量或隔天服用

擅自减量或隔天服用的后果是造成血压的波动,血压忽高忽低更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

误区五只需服药即可治疗,高血压和不良生活方式无关

血压高,坚持服药固然重要,生活方式也直接影响降压效果,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良好的生活方式上。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避免熬夜、适度减肥、控制盐分摄入、少食肥腻高脂肪食物、坚持运动、情绪稳定等,否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误区六 高血压是慢性病长期服药即可,不用复诊

即使血压稳定了,也需要定期复查,让医生根据血压变化、不良反应、脏器情况、血象等身体状况准确地指导用药,并斟酌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类型。

误区七 漏服降压药第二天服用双倍剂量补上

漏服降压药第二天若加倍服用会导致血压马上迅速下降,可能会导致心、脑等脏器缺血,进而出现头晕、心悸、少尿,低血压以及晕厥休克等等,进而会有诱发脑梗的风险。若出现漏服的情况,首先认真阅读服用的降压药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上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好是及时咨询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