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安全用药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逐渐退化、认知功能障碍,面临多种疾病的同时,在服药方面也较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用药方法。老年人在服药过程中,更应形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和用药方式,避免发生用药错误。
不要用药品过多
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大,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它。
不要过量和长时间用药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用药越来越容易发生蓄积中毒,有时还可能产生耐药性,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合理减少,疗程应合理缩短。
不要擅自用药、停药
一般小毛病经常是自己去药店买药吃,这种“自行诊断”、自己服药的现象要坚决避免。一旦发现病情有些好转,为图省钱或怕药物副作用,就擅自停药,不按医嘱和疗程服药,最终贻误病情。
切忌将保健品代替药品
保健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品不能治疗疾病,不能代替药品。因此,老年人应理性面对保健品,使用时一定要咨询医生。
要遵医嘱用药
有的老年人吃药时很“随性”,想起来就吃,忘记了就不吃,这些坏习惯都是不应该的,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须长期规律服药。
要列明服药清单
可以买个药盒,提前将每天要吃的量分开包装好,注明日期与吃药时间,并放在明显的地方。也可列个清单,或在日历上写好每天用的药,吃好做标记。
牢记正确的服药时间和方法
注意饭前、饭后或睡前使用(可用闹钟或彩色药盒提示),若口服药吞服困难,应告知医师调整药物制剂。用水服药: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温开水服下,不要用茶水、牛奶、酸(碱)性饮料、酒和酒精饮料。
经常整理药物
至少每隔半年,请医生或药师整理一次药箱,去除过期或不再服用的药物。
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通过说明书可获悉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及相关注意事项,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误服。
要保存好用药记录、药物过敏史
就诊时要带好用药记录,并尽量看固定的医生,这样能让医生开处方时更准确地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