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毛病”现象。有的人自我感觉不适,或“老毛病”复发,凭经验自行购药。这种做法有可能因反复使用某种药,而产生药源性疾病。有时候适得其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有些病人不能按时定量服药,疗程不分长短,漏服、乱服现象经常出现。主要原因表现在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工作生活太忙忘记服药;治病心切自行加大剂量或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
3、模仿他人用药。有的病人看到旁边亲朋好友吃某种药,感觉症状相似,自己也跟着吃。这种用药方式,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性。如常见的细菌性肺炎,有的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有的可能是绿脓杆菌引起。在病因不清的情况下,模仿用药轻则无效,重则延误病情。
4、多药并用。不少人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会盲目采用多药并用,这是很危险的。药物配伍得当,可以增加协同效果,若配伍不当,药物的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相互拮抗。临床上,一般一种药物能够解决的疾病,最好不用两种。药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我们平时用药必须谨遵医嘱,医生会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正确去选择药物,同时以适当的剂量、方法、时间来合理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