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如何养生最有效?你做对了吗?
2020-04-07 10:18:26 来源:长兴县人民医院(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3100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雨水增多虽然满足了万物生长的需要,但也给人们带来了风邪、湿邪的侵袭。那么在清明时节应如何正确养生呢?

平肝养阴去风热,

晚睡早起舒形体。

广步于庭莫久卧,

时令青蒿服之宜。

——清明养生歌诀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身体容易出现哪些不适?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空气湿度明显增大,正是风邪入侵,湿气较重的时节。因此人体最易受风邪,常出现湿困、四肢麻痹等症状。

饮食上应该如何注意?

湿邪最易伤脾胃,所以在饮食上应少吃“动风升阳性发物”如猪头肉,公鸡肉,鹅肉等热性、阳性食品。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肝阳上亢的患者更不宜食用。

在汤品调理之中,可多食用利水渗湿、补益之品,如:银耳、薏仁、黄芪、山药、桑葚、杏仁等。同时可多食:黄豆、燕麦、扁豆、花生等种子食物,以益肝、除烦、去湿、和胃。但饮食调理勿过度,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适合做哪些运动?

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俗话说:“春动生阳”,因此春末更要注意多动,选择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通过锻炼可将郁结、刚烈的肝气舒展出来,但运动过程中切忌过度出汗,以调养五脏。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此外,因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所说:“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时节,人往往容易伤感,从中医来讲,七情不畅也可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升发,从而导致五脏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还要注意情志的疏畅,可外出踏青赏花,以舒畅情志,但过敏性人群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尽量躲避花粉,防止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同时,适时增减衣物防寒保暖,做好“春捂”。

总的来说,清明时节养生应注意防春“温”、哮喘、慎吃“发物”,多食养肝之品。如:决明子、山药、百合、银耳、菠菜、韭菜、桑叶、菊花、薄荷、梨子、橘子等,忌食辛辣、大寒、海腥、过腻过酸及煎炸食品,如羊肉、肥肉、海虾、乌梅等,以免火上浇油。

来源:中国中医         中医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