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的发展目前面临两大困境。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因境,一个是再投入的困境。一方面, 服务收费无法填补取消药品加成造成的窟窿,而政府财政补助更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硬件(大型医疗设备)设施提升和服务流程改进等再投入的资金需求大增。在经济发达地区,便捷的交通和经济实力也让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就对县医院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医院提出了提量提信心《月均业务量增长30%,四类手术增加46.81%); 2017年,提出了转型转品成(药占比下降25%,出院均次费用下降2%,医疗增加值增加25%);2018年提出了跨院跨等级; 2019年,提出强院强县域。我们的思路是,跳出长兴谋发展。在战术上,借力成力,不但要引入先进技术,更要引人精细化管理。通过精准预算、合理分解、重在落实、文化引领来做到永续经营。
特别建议在医院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党委的作用。我院把相关学科组成联合支部,党支部活动和学科建设一起进行。这种创新的管理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胃肠党支部是由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和病理科一起成立的。支部活动在一起,学术交流在一起。我们甚至把胃肠外科门诊搬到内镜中心。去年一年,内镜中心做了3万例的肠镜,发现117例肠癌,外科医生马上就跟进治疗。县里的肠癌患者,几乎没有流失,而且也保障了医疗安全。
近三年,我院手术数量每年增长1万台,药占比下降了13%。医院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3年来没有增加。2015年,我院医疗事故赔付率将近万分之二十,今年为万分之十,已经基本趋同于那些管理比较好的三甲医院水平。
长兴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集团院长 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