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浙江省七十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医共体改革
2019-04-15 09:44:19 来源: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3121

 

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江 南

  最近,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浙江省长兴县居民木大伯,没出县城看病,而是第一时间在家门口的县域胸痛中心得到与省城大医院同质的医疗服务。长兴院区心脏中心团队的领头人,正是由浙医二院医疗集团引进的专业人才。长兴县人民医院不仅“攀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组成紧密型的医联体,还“牵手”8家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今年3月新组建了医共体集团。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在这背后提供支撑的,是贯通省县乡三级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近年来,浙江省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突破,解决好事关群众卫生健康的“关键事”。目前,浙江全省70个县市区已全面推开医共体改革,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共组建了161家医共体。

  从县级医院强,到县域医疗强

  从2013年开始,浙江省通过推进城市医院和医生“双下沉”,实现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两提升”,既要城市医院强,也要县级医院强。

  但仅仅县级医院强了,整个县域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上不去,还是满足不了群众需求。浙江又把医改着力点放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上,构建省市联动、县乡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从“县级医院强”,进一步发展到“县域医疗强”。

  “县域医共体建设,可以说是‘双下沉、两提升’的升级版。”浙江省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平说,2017年,浙江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2018年,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全省推开。

  在长兴,分别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牵头,成立两个医共体集团。医共体集团在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和文化上结成共同体。所有乡镇和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都由医共体集团院长担任。主管部门、医共体集团和成员单位之间,有“三方权责清单”。统筹考虑医共体内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运行,累计投入近13亿元,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新建、改建和标准化建设。还制定了全县分级诊疗疾病目录,建立医共体远程诊疗、双向转诊等机制。

  最近5年,长兴县的基层门急诊数量增长近100万人次,出院人次增长4.2倍,基层增幅连续3年超过县级;2018年,基层手术量同比提升57.12%。

  不只“物理整合”,还有“化学反应”

  以往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多头管医、权责分散、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光靠“物理整合”解决不了,更要催生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化学反应”。

  浙江推动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重组、体系重构、机制重建和服务重塑,要让原先“各自为政”的县乡医疗机构,逐步成为“一家人”,人员使用“一盘棋”,财务管理“一本账”。通过改革,打通县乡医疗机构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的渠道,打破医务人员的编制、岗位、身份等藩篱,激活职称评审、内部考核、绩效分配等内部机制,将原本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

  德清县阜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伯平说,原先群众看病总往县医院跑,基层医疗能力肯定难提高。县域医共体成立后,阜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德清县人民医院领衔的武康健保集团。现在每天都有医共体的专家来坐诊、带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水平日渐提高,前来寻医问诊的患者增加不少。

  医共体的人员统筹使用,不是原来简单的对口支援、人才下沉、上级医院派几个专家到下面坐坐门诊,而是医共体内所有人员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破解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医务人员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

  既要基本医疗强,也要公共卫生强

  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改变了县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县乡两级医疗机构集团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连续式服务,已经在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为患者节省医药费用和交通住宿等间接成本方面显现成效。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群众对县域医共体的满意度达97.8%,医务人员满意度94.8%。

  而这项改革的最终目标,要真正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了让群众得到更全面的健康服务,浙江着力强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名全科医生+1名专科医生+1个签约团队”,这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新机制,在重点人群中的签约覆盖面已达73%,要让家庭医生成为群众健康和医保基金的“双料守门员”。

  “交了签约服务费,相当于交了一个医生朋友。”有基层工作者这样向居民介绍,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不只是看病,更是家庭的“健康管家”,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能够尽量不生病或少生病。

  杭州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探索“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模式,以此推进分级诊疗,在市级医院和主城区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业务联动、优势互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