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中医养生
2019-02-18 14:56:31 来源: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3669

季的中医养生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而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小年”(祭灶节)始,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时令代表了春季的开始,涵括立春、雨水2个节气。

立春为春季之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2月3日-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雨水,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时间点为每年的公历2月18日-20日 (正月十五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此时万物萌动、春意渐浓。

春季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但是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人们易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该注意养生

养“”为先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春季养肝可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大蒜、韭菜、香菜、芥末、花生等。

增甘少酸

《千金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而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因此,春季应少食酸性食物,可适当服食甘性食物,以健脾胃之气。

健脾祛湿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润物的春雨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或人体机能较差时会导致人体“湿气过盛”,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此时养生首重“健脾祛湿

早睡早起

春季晚上不要睡得太迟,早上要早起,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适应自然界的升发之气。老年人晚间睡眠质量一般不高,宜安排一定时间的午睡

动为养阳

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最重要一环。做一些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或春游等。运动要不拘形式,因人而异,同时也应注意:初春时晨练不要太早,强度较大的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脱穿衣服要预防感冒,不宜在饭后立即运动,老年人不宜空腹运动,运动时衣着要宽松,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注意“春捂

春天气候变化较大,加之人体皮肤已开始变得疏松,故穿着上的要求是: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又要柔软保暖,并且还要做到衣服不可顿减。衣服宜渐减,衣着宜“下厚上薄”,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背部保暖,衣着的颜色宜偏淡色。

调理情志

肝属木,与春相应,在志为怒,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在人事繁杂的节假日,人们会由于过于忙碌而应接不暇,三餐不济,晨昏颠倒,如若能分出一点精力和时间来兼顾这些则会避免很多麻烦。

希望大家在春节养好身体

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一年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