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最后一米,让我们走向你
2018-12-19 08:11:37 来源: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3075
  “世道好啊,城里的医生还到我们乡下家里来看病了!”11月16日,80岁的冯奶奶噙着泪,目送白大褂们走出自家这间破旧的屋子。
  “中风、高血压、肺气肿、脑卒中后遗症……”长兴县小浦镇潘礼南村的冯奶奶剩下的时光都被“钉”在了床上。子女都在外地,只有87岁的老伴照顾她。今年9月27日,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小浦分院(小浦镇卫生院)专门为其设置“家庭病床”,当地家庭签约医生和县城下沉的专家,定期为她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徐建平示意冯奶奶活动手指

  “上次血压170/80,随机血糖7.7,调整药物后效果不错,今天是140/80。”同行的小浦分院副院长卢瑜对心血管内科专家徐建平主任医师说。 徐建平,是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心血管内科的首席医生。今年53岁的他,从院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每周4天在不同的医共体单位坐诊,在医疗下沉的实践中过得很充实,对于医生的职业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徐建平检查老人日常服用的药物

  “医生坐在诊室等病人,和下去看病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徐建平触景生情地说,因为年龄、经济或其他社会问题,很多农村老人最难的就是看病就医。 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推进,县城专家经常性下沉到村到户,最受益的是农村的老百姓。
  浙医二院长兴院区泌尿外科主任,同时也是下派到小浦分院的院长刘红辉表示,如今,慢性病防治的“堤坝”越筑越靠前,而开设“家庭病床”,则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健康扶贫所作的尝试。 刘红辉觉得这样做非常有意义。“从医生角度讲,有成就感,真真实实为老百姓做事了。对于病人来说,在接受规范治疗之余,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带去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类似冯奶奶这样的“家庭病房”,目前在小浦还有一个。62岁的老郑是高地村的一位村民。四年前一场车祸让他变成了植物状态,气管切开,只能通过鼻饲来汲取营养,余生也只能在床上度过。今年9月26日,小浦第一张“家庭病床”落在了老郑家。
 

 刘红辉为老郑查体
  所谓“家庭病床”,主要是针对一些行动不便乃至卧床的特殊困难患者,且适宜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或康复的,通过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最大程度地给予方便以及减轻负担。 平时,“家庭病床”由当地的家庭签约医生负责。每个月,县城医院的专家上门查房一次,给出最新的治疗方案。 “下一步,我们会对整个小浦镇的卧床患者进行摸底、排查,按需设置更多的家庭病床。”刘红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