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糖尿病
2018-11-12 15:41:31 来源:浙医二院长兴院区 浏览:6048

认识糖尿病

一、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高血 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久病导致多系统 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脑以及血管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表现为 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除此之外,还可出现皮肤干燥、搔痒、 饥饿感、视物不清、经常感到疲倦、劳累等。有时并无明显症状,仅于健康查体 时发现高血糖。

二、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低血糖、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2、慢性并发症: 1)由大 血管病变引起的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下肢跋行等。 2)由微血管病变引起 的尿毒症、失明和截肢等。尽管糖尿病的危害很大,其实只要控制好血糖,并发症即不会出现,而糖尿 病病人也和健康人一样可以快乐生活。

 三、怎样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四、    哪些人群应到医院检查确定是否得了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庭史者;2、年龄超过 45 岁者; 3、长期高热量饮食摄入者;4、肥胖及平常缺乏运动者;5、生产过重 婴儿(4 公斤或者以上的妇女) 6、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痛风病人以及长 期吸烟者;7、工作高度紧张、心理负担重者。 如果您或您家人身体情况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七项中的其中两项,就请立 刻行动起来,加入到检测血糖的队伍中来,做到早预防、早诊 断、早治疗。

五、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确诊患有糖尿病,您不必恐惧、失望,您要接受事实,正确对待,和医务人员配合好,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知识和注意事项,其 次要认识到糖尿病的严重性及治疗的必要性,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    如何做到平衡膳食?

糖尿病病人必须终生进行饮食控制。饮食治疗原则:控制总热量、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少量进餐,定时定量进餐,不吸烟。控制饮食中的总能量:适当控制主食 用量,提倡用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限制甜食。从肉、鱼、蛋、奶和大豆制 品中获得优质蛋白质, 伴有糖尿病肾病者限制吃大豆制品。 饮食宜清淡, 低盐、 低脂饮食:食盐用量不超过 5 克/日。多吃 蔬菜限量吃水果: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可提供丰富维生素、矿 物质和膳食纤维,蔬菜可适当多吃,西红柿、黄瓜可用作充饥食品;当血糖控制不满意时,暂时不吃水果。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 2530g,可延缓血糖、血脂吸收,保持大便通畅, 并减少饥饿感。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低的水果等。 饮食定时定量,平衡膳食。三餐饮食内容最好是主、副食搭配,餐餐都有含碳水 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限制饮酒,不 要限制饮水。适量饮水利于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和血糖的稀释。

七、如何科学运动? 应进行有规律的适量运动,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选择有氧运动方式如慢跑、骑自行车、爬楼梯、游泳、跳保健操等方式,进食后 60 分钟开始运动,每日 3060 分钟,每 1 次或每周 45 次,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有急性 感染、糖尿病坏疽、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等禁忌运动。

八、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不同的降糖药,因为它的作用机制不同,所以服药的方法和时间也有不同。有些需要餐前服,有些需要餐后服,也有需要吃饭时服用。1、一般的降糖药多在餐前服用,只有二甲双胍这类药物,因为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所以双胍类一般餐后服用,来减轻胃肠不适。2、餐中服药的就是比较特殊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的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需要在吃第一口饭时将药片一起吞下,这时效果最好。3、胰岛素需要在冰箱冷藏处保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注射时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注射,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其中腹部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

 九、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及皮肤感染?

①戒烟 ②每天检查足,如患者视力明显受损,应请家庭成员帮助检查足和趾甲。 ③经常检查鞋内有否异物,有否趾甲撕裂,不赤足穿鞋。 ④避免皮肤温度过高或过低;足部用热水袋保暖时,切记用毛巾包好热水 袋。如夜间感到足冷,应穿袜子。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我们提倡五驾马车原则。所谓五驾马车是指糖尿病的治疗不是一个单一的治疗,而是一个综合治疗。这五驾马车包括:饮食、运 动、药物、教育和自我监测。 糖尿病教育被誉为治疗教育,它除了能帮助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 活方式外,还能使患者早期发现糖尿病、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