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灭蚊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
登革热的潜伏期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即隐性感染,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怎样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灭蚊
(一)消除或破坏蚊虫孳生地
1.排干房前屋后及屋顶沟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2.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废旧轮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
3.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4.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5.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二)减少与蚊子接触的机会
1.家庭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避免在蚊子活动高峰期在树荫、草丛、凉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
3.外出时可穿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分涂抹驱避剂。
4.必须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剂。
登革热分布在全球哪些国家和地区?
旅游时应注意些什么?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
再过一个月就是暑期长假了,很多人已经开始安排出游计划,在这里建议您:
1、出游前,要先了解当地的情况或者该地区有什么流行病,可通过网络查询旅游部门、检疫部门的的旅游提醒,做好预防措施后再前往。
2、如果前往南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必须采取防蚊措施,比如穿长袖衣服、喷防蚊液,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选择有空调或有蚊帐、防蚊纱窗的宾馆。
3、一旦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史,以便早期诊断治疗。